中新網南京11月24日電 (王偉 徐珊珊)24日凌晨,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攜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文昌發射升空,開啟探月“挖土”之旅。據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4日消息,該校趙淳生院士團隊研制的超聲電機,此次應用在嫦娥五號探測器上,用于光譜儀驅動與控制。 
來源:中新社記者 駱云飛 攝 資料圖:11月24日4時30分,中國在文昌航天發射場,用長征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成功發射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,火箭飛行約2200秒后,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,開啟中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。 與傳統電機相比,超聲電機具有響應快、精度高、噪聲小、無電磁干擾等優點,此前,趙淳生院士團隊的超聲電機已成功應用在嫦娥三號和四號探測器上,在探月工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。 超聲電機被應用到嫦娥三號和四號探測器時,只是在探月工程上的初步應用,主要負責紅外成像光譜儀內定標板的驅動與控制,功能類似光譜儀“艙門的開關”。而“嫦娥五號”對超聲電機的精度和環境都有了更嚴苛的要求,“嫦娥五號”將進行月壤的采樣,超聲電機將用來控制光譜儀接收反射光譜的鏡面的方向和角度。 前期嫦娥任務中超聲電機的工作溫度范圍在-30°C至60°C,此次“嫦娥五號”中的使用溫度區間擴大到-55°C至120°C。考慮到超聲電機使用環境的變化很大,團隊在高溫環境下做了大量的實驗,包括結構設計、材料選擇、驅動控制,以及其他安全保障措施的設計。 據了解,該項目從2015年一直持續到今年,團隊工作人員做了大量自檢和可靠性確認等方面的工作,進一步提升了超聲電機的環境適應能力。
文章來源:中國新聞網
|